当前位置: 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招商新闻

郧西生态产业撬开富民之门

来源:    发布日期: 2018-05-31

  采摘、摊晾、烘烤……5月20日,阵阵微风吹过,郧西县观音镇垭子湾村玫瑰基地芳香四溢,阎娟和几名工人正忙着制作玫瑰茶和玫瑰香包。
  阎娟是土生土长的观音镇天河口村人,以前在十堰城区做生意。观音镇政府呼吁在外能人返乡创业,她毅然带着1500多万元资金,回到山窝里创建邦鑫农业产业发展公司,流转土地6000多亩,种植玫瑰,同时套种中药材、养殖山羊,开发手工刺绣等工艺品,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。
  近年来,郧西吸引大批创业成功人士和企业“转战”山区,流转土地发展生态种植养殖产业和农林产品加工业,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,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。
  郧西县创业成功人士姚世兰,在土门镇关帝庙村建设700多亩牡丹产业园,栽植各类牡丹3万余株,打造集乡村生态观光旅游、牡丹中药材初加工、仓储物流、户外科普拓展和农产品展销为一体的三产融合产业园。园区推行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,已有周边4个乡镇13个村1147户农民加入了牡丹产业项目,发展油用牡丹和观赏牡丹共1万多亩,年收入200多万元。
  在郧西,像这样通过农旅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事例不胜枚举。近年来,该县大力引导市场主体扎根农村,深挖当地优势资源,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,让农民从农旅融合发展中得到实惠。
  安家乡长岗岭村过去是郧西黄姜第一村。为保一库清水北送,2007年郧西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,对境内14家黄姜加工厂予以关停。黄姜没了销路,村民们也失去了增收的门路。该村迅速转换思路,引导村民种桑养蚕。同时,在省科技厅的对口帮扶下,利用桑枝废料发展食用菌,走出了一条绿色循环发展新路子,成为该县绿色发展示范村。去年,该村发展食用菌15万袋,纯收入达100多万元,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,全村除少部分贫困户发展畜禽养殖外,80%的贫困户都参与到食用菌产业中来。
  近年来,郧西县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示范村创建工程,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态高效集约的循环农业,真正让农民在产业链上实现增收致富。
  “前几年种下的核桃树现在成了摇钱树。”郧西县店子镇七里沟村二组村民李显朝说。50岁的李显朝是建档立卡贫困户,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政策给他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增收路子多了。去年他在山坡地种上核桃、香椿等经济林木,每亩国家补偿1500元。目前,该村共栽植300亩香椿、500亩核桃、300亩艾叶。
  近年来,郧西把林特产业作为一项重大的生态富民产业来抓,积极招商引资,动员当地种植大户兴建 “绿色银行”。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,按照“山上植树、河边插柳、路边栽花、林下种药、园中造景”模式,引导农民植绿造绿,在美化生态环境的同时,实现了乡村产业振兴。目前,该县林特基地达60多万亩,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200多家,社员近3万人。

主办单位:十堰市招商服务中心 邮箱:zsj.shiyan@qq.com 技术支持:十堰政府网
传真:0719-8109523 电话:0719-8109570(办公室) 8109572(综合科) 8109571(招商一科) 8109576(招商二科) 8109532(招商三科)
鄂ICP备06007886号-5 政府网站标识码:4203000061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583号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