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 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招商新闻

征程万里风正劲 勇毅笃行向未来

——竹山县奋力谱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
来源: 十堰日报    发布日期: 2024-01-08

新元肇启,春晖万象。舒展今日竹山卷轴,一幅城市美丽宜居、产业风生水起、乡村生机勃勃、人民安居乐业的新画卷跃然而出……

回眸2023年,对竹山县而言,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。这一年,竹山县拼出了经济发展加速度,厚植了绿色崛起新优势,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感,展示了文明开放好形象,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。

展望2024年,竹山将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,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,深入实施强县工程,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以“一主一副”为重点,以“项目建设年”为抓手,以能力作风为保障,奋力开创“建功绿色低碳示范区、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县”新局面,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、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。

克难奋进书写不凡答卷

2023年,对竹山县而言,是超出预想、充满挑战的一年。竹山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上下,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、市委工作要求,有效应对大战大考,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、殊为不易的精彩答卷。

这一年,竹山拼出了经济发展加速度,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%,潘口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启动,女娲山通用机场即将投用,卫浴产业成为全县首个百亿级产业集群,规上工业企业总数100家目标提前两年实现。

竹山通用机场主体工程完工 通讯员 石濡华 摄

这一年,竹山厚植了绿色崛起新优势。获得全国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、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、中国天然氧吧、全国重点产茶县域、圣水湖国家重要湿地等重要荣誉。

这一年,提升了竹山人民群众幸福感。纵横大道综合管网改造、潘口一级路、全域公交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、县城停车场扩容、校园直通车全覆盖等一批民生项目提速快进,赢得了民心,增强了发展信心。

潘口水电站至溢水一级路建成通车 通讯员 明康 摄

这一年,展示了文明竹山开放好形象。成功举办“十星三十年活动”、湖北(竹山)卫浴博览会、中国国际舟钓锦标赛等系列盛会赛事,进一步提升了竹山知名度和影响力,集聚了发展气场。

这一年,竹山围绕加强能力作风建设,创新开展“十看十比创十星”,推行干部到一线去、干部从一线来,作风建设由县级干部带头作表率。

2024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之年,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攻坚之年,也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势之年。力争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%以上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%以上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%以上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%以上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%以上,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%、9%以上,主要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市规定范围以内。

为实现上述目标,竹山将强化党建引领,全面加强党的领导,弘扬竹山正能量,强化基层党建,扩大“朋友圈”,凝心聚力促发展;聚焦“一主一副”,坚持规划引领,突出“边界、控制、做优、配齐、疏解、消危、拆违、扮靓”八个关键词做优县城,做强副中心,做实特色镇,做美乡村,全力推进“双集中”;突出延链强链,提升产业集群能级,大力培育市场主体,加快园区平台建设,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;推进“项目建设年”行动,全力争取政策,实施项目攻坚,狠抓招商引资,筑牢发展硬支撑;提升服务效能,完善政务服务体系,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多为企业办实事;坚持创先争优,擦亮“十星级”品牌,做强特色产业品牌,争创特色工作品牌;统筹发展和安全,坚决守牢耕地保护、生态环保、安全生产、社会民生底线;切实转变工作作风,锤炼过硬干部队伍,加强党风廉政建设,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。
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竹山上下将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韧劲、“岁月不辜负、光阴不虚度”的拼劲、“创一流、争第一、干唯一”的闯劲,奋力实现目标任务。

聚焦“一主一副”实施就地城镇化

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,是提升城市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的重要举措,是推动就地城镇化的必由之路。竹山县委结合实际,确定以“一主一副”(以县城为主体、以宝丰片区为副中心)为重点,按照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要求,促进就地城镇化。举全县之力做优县城、做强副中心、做实特色镇、做美乡村。

和美乡村 通讯员 王俊 摄

坚决做到先规划、后建设,积极组织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,做到“地下地表地上、过去现在未来”的统筹,完成17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143个美丽村庄规划编制。逐块研究核心县城功能,完成编制中心县城和宝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,重新审视“一主一副”空间布局,不大拆大建,以完善功能布局为主线,控制高度、色彩、容积率及天际线,构建县城核心区和亮点,引导山上居民下山进城。

支持各乡镇突出特色、差异化发展,持续增强产业发展、公共服务、吸纳就业等功能,打造一批区域中心镇、边贸口子镇、特色小镇。扎实办好乡村建设“六件事”,持续完善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,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提质升级三年行动,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,推进充电桩进村,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。

突出延链强链推动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

坚持把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,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带动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,以信息化赋能四化同步发展,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
提升产业集群能级。推进卫浴产业高端化、绿色化、集约化发展,加强与头部企业对接,力争新引进落地卫浴企业30家以上,年产值突破150亿元。推动绿松石产业安全化、国有化、数字化、品牌化发展,力争综合产值突破80亿元。坚持以茶叶、烟叶、食用菌、生猪等为重点,引进培育龙头企业,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,延伸产业链,提高附加值,带动农民持续增收。依托富硒、富锶水资源优势,积极培育水产业。加快潘口抽水蓄能电站建设,力争全年完成投资4亿元以上。加快培育全域旅游,加快洪大路建设,全力构建武当山大九湖竹山县城旅游圈,推进武陵峡·桃花源景区开发,提升自然保护区、湿地公园建设水平,打造竹山饮食特色品牌,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。

大力培育市场主体。梯次培育市场主体,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以上、限上商贸企业30家以上、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,加快形成头部企业“顶天立地”、中小企业“铺天盖地”的局面。对标行业标杆企业,加大技术改造、研发创新、上市融资、招才引智等支持力度,推动企业“上云用数赋智”,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隐形冠军企业、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和上市“金种子”“银种子”企业。

加快园区平台建设。完成竹山经济开发区扩区调区和规划修编,科学做好产业规划,明晰各园区产业定位和空间功能,实施鱼岭、通济沟工业园“满园工程”,加快宝丰、溢水园区扩园和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“职住平衡”。推进创业孵化基地、“双创”平台、人才超市建设,将园区打造成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就地城镇化的重要平台。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,加快产业补链延链工程,开展“僵尸企业”出清,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。

推进“项目建设年”筑牢发展硬支撑

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,项目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。2024年,该县将坚持项目为王,实施“项目建设年”行动,以项目大攻坚促进发展大提速。

加强项目库建设,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,谋划一批强基础、补短板、利长远、惠民生的重点项目。在全面推进年度200个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的同时,突出抓好交通、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。

把招商引资作为“一号工程”,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。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和产业链精准招商,持续招引卫浴轻工、新型材料、农产品加工、水资源开发、文旅康养等优质企业和项目,力争新签约项目60个以上。

2023湖北(竹山)卫浴博览会集中签约仪式 通讯员 党时轩 梁锦 摄

坚持创先争优擦亮特色品牌

坚持解放思想、创新实干,推动各项工作创一流、争第一、干唯一,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,打造有特色、叫得响的品牌。

“十星级”是来自基层的伟大创造,30年来与时俱进、常创常新,是竹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。2024年,该县将结合乡村振兴、强县工程、流域综合治理等新任务,为十星赋新、以十星赋能,引导全域创十星、人人争十星。

做好卫浴产业品牌,真正做到全链条、叫得响,打造全国第四大卫浴产业基地,继续办好“卫浴博览会”,把卫浴上下游客户和关联商邀请到竹山来;提升绿松石加工水平,做大做强“竹山绿松石”公用品牌,力争获得“中国绿松石之都”授牌;围绕“武当山茶”区域公用品牌,打造竹山茶叶核心品牌,加强圣水、竹净尖、十星红等品牌宣传,对外统一品牌、统一营销,扩大知名度。

绿松石饰品展馆 通讯员 章磊 摄

做好土特产品“伴手礼”品牌,研发推出“竹山一桌菜”。做好竹山文旅品牌,探索开办“竹马”,继续办好国际路亚舟钓赛、秦巴腊梅文化旅游节,引导“周末来竹山”,让竹山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。

2024年,竹山将努力取得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全国全域有机茶叶示范县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示范基地、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、中国气候宜居城市6个“国字号”荣誉,启动第八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,获得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奖,打造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、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示范区、湖北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、省级食用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、省级“乡村著名行动”示范县等省级品牌,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,提升竹山美誉度。(特约记者 董武 向继华 通讯员 李永芳)


主办单位:十堰市招商服务中心 邮箱:zsj.shiyan@qq.com 技术支持:十堰政府网
传真:0719-8109523 电话:0719-8109570(办公室) 8109572(综合科) 8109571(招商一科) 8109576(招商二科) 8109532(招商三科)
鄂ICP备06007886号-5 政府网站标识码:4203000061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583号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