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项目内容
(一)生产基地建设:在竹溪县择址建设规模化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,基地规划涵盖电极制造车间、电芯组装车间、电池模组集成车间以及质量检测中心。电极制造车间引入先进的涂布、辊压设备,确保电极材料的高质量生产;电芯组装车间采用自动化生产线,实现电芯的高效、精准组装;电池模组集成车间将电芯组装成标准化模组,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;质量检测中心配备高精度检测仪器,对原材料、半成品及成品进行全方位性能检测,保障产品质量。
(二)技术研发创新:组建专业研发团队,成员包含材料化学、电化学、自动化控制等领域专业人才。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、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,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。重点攻克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研发,提升电池续航能力;优化电池热管理系统,增强电池安全性与稳定性;研发快速充电技术,缩短充电时间。积极申请技术专利,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体系,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(三)产业生态构建: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竹溪县,形成完整的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。上游引入电池原材料供应商,如锂、钴等矿产资源加工企业,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;下游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、储能系统集成商建立合作关系,拓展产品应用市场。同时,建设电池回收利用中心,实现废旧电池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,推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。
二、产业类别
新型电池
三、建设必要性和依据
(一)市场需求强劲
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,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,储能行业也快速崛起,对新能源动力电池的需求持续攀升。尤其是高能量密度、长寿命、安全可靠的动力电池,市场缺口巨大。预计未来几年,全球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,为竹溪县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(二)竹溪县自身优势
资源优势:竹溪县周边地区锂、钴等电池原材料矿产资源丰富,能够为项目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,降低运输成本,提高产业竞争力。同时,竹溪县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,可为动力电池生产提供充足、清洁的电力支持。
产业基础:竹溪县在机械加工、电子零部件制造等领域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,能够为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提供部分配套服务,如电池外壳制造、自动化设备零部件加工等,促进产业协同发展。
政策支持: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,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,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,推动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发展,为项目建设与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。
四、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
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,其中:固定资产投资4.8亿元,流动资金1.2亿元。资金来源:企业自筹。
五、财务分析和评价
项目投产后年营业收入5.6亿元,年纳税总额3200万元,投资回报率16.5%,全部投资回收期7.5年。
六、合作方式
独资、合资、合作。
七、项目单位
竹溪县招商服务中心
八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
周豫坤,0719-2728689